中国经济形势与就业形势分析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美国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应届毕业生,我们应勇于实践,深入了解国家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方针政策,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本文便是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为主线,具体讨论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关系及影响。【关键词】经济发展、就业形势、建议2009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中国经济形势最复杂的一年。2011年可能是比较困难又比较复杂的一年,是两个问题兼而有之的一年。从总体来看,2011年宏观经济运行既有有利条件,也存在着不利因素,经济运行环境的不确定性较大。(一)有利条件首先,2011年世界经济仍可维持温和复苏态势。世界经济的复苏势头要强于预期,且具有一定的韧性。展望2011年的全球形势,经济增长将较2010年有所放缓,预测在4左右。全球通胀压力仍保持在较低水平。目前国内价格水平特别是PPI与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高度相关,明年国际价格的稳定对保持国内价格稳定比较有利。其次,国内发展环境有利于经济增长。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政府积极谋化发展,项目储备与准备情况良好。经过多年的准备,目前中西部地区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大规模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正在展开。产业转移趋势进一步加强,有利于现有优势产业继续保持竞争优势第三,宏观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仍具备较大的运用空间。尽管2010年继续实施了大规模一揽子刺激计划,2010年中央政府财政赤字仍在1以内,国债余额与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合计也只相当于GDP的40左右,两项指标均处于安全线内,并远低于其他实施经济刺激计划的国家。这表明,当前财政仍具有较强的扩张能力,财政政策运用仍有很大空间。(二)不利因素首先,外贸环境和2010年相比有所恶化。从政策环境看,危机后各国出于保护本国就业的需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产品出口将面临更高的贸易壁垒。其次,现有调控措施的滞后影响将逐渐显现。2010年所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措施如房地产市场调控、治理产能过剩等,都有一个落实实施的过程,其对投资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有一定的滞后期。2011年现有调控措施的滞后影响仍不可忽视。
f第三,通胀压力未完全解除。需求方面,货币信贷的增长较快,对通胀而言始终是一个大的风险因素。美国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