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B.考古资料极其丰富C.有完整的国家机构D.有成熟的文字系统【解析】D中国有可考文字的历史是从商朝的甲骨文开始的,史学著作也只能是有文字记载的才可能是信史,故选D。29【2012安徽名校模拟】孔子任鲁国大司寇期间,“设法而不用,无奸民。”“(此前)鲁之贩羊有沈犹氏者,常朝饮其羊以诈市人。”孔子当政后,“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孔子注意关注民生幸福B.孔子主张“诚信”经营,发展经济C.孔子的思想由儒家变成了法家D.当时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解析】D当时孔子还没有觉悟到关注民生幸福、发展社会经济的层面,更没有从儒家变成法家。这只是当时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反映。材料大意是说孔子任大司寇期间主张先礼教而后刑罚,虽设有法律制度,但并未使用,社会上也没有奸民。当时有个叫沈犹氏的羊贩,他常常在早上用水把羊灌得饱饱的,孔子当政后,就不敢这么做了。分析各选项,ABC三项说法错误,本题选D项。30【2012虹口区期末考】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明,下列能体现宋代文学特色的佳句是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D.“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解析】C宋代的文学特色是宋词,A是《离骚》中的语句,排除;B是唐诗中的诗句,排除;D是元曲,排除。只有C项是宋词。31【2012奉贤区期末考】“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材料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态度是A.尊儒抑法B.抑儒尚法C.抑儒抑法D.尊儒尚法
用心爱心专心
5
f【解析】D题干材料的含义是,仁义礼数是治国之根本,而法令行刑是治国的其次,没有仁义礼数无法立国,没有法令行刑国家也无法成立,故选D。32【2012济宁质检】《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它所评价的是()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解析】B题干材料中“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是关键信息,这是道家辩证思想的体现,故选B。33【2012济宁质检】某班同学在鉴赏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时发表了以下观点,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A.它反映了北宋城市的繁荣景象B.它突出地表现了北宋的社会风俗C.它是北宋时期宫廷画的杰出代表D.它反映了北宋商品经济的活跃【解析】C注意此题是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