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都兰县枸杞种植基地。112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申报单位都兰县农牧局。项目负责人韩青林,局长。114建设地点建设期限:建设地点:都兰县各乡镇。项目建设期为1年,即2008年3月12月。115建设任务和规模:建立经济枸杞种植基地11000亩,并套种紫花苜蓿优质牧草,达到效益年后,年产枸杞子110万公斤,牧草1650万公斤。整地11000亩,购种苗242万株,植苗242万株;紫花苜蓿种子5500公斤,购置化肥550吨;科技培训农民1000人次。116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0729万元。其中:整地投资176万元、苗木投资5324万元、植苗投资968万元、化肥投资220万元、草种投资33万元、培训农户投资6万元、项目前期费投资87万元。资金来源:1、申请财政资金580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41。其中州级
f财政资金40607万元,占财政资金的70;县级配套资金17403万元,占财政资金的30。2、项目建设群众自筹资金49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59。其中:自筹资金220万元,占自筹资金的446投工投劳682万个工日,折资2728万元占自筹资金的554。1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建设枸杞基地11000亩并套种牧草,项目达到效益年,年产枸杞110万公斤,牧草1650万公斤,增加产值24475万元,利润585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545,静态投资回收期45年。项目村农户增收1820元,人均增收455元。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21《海西州枸杞套种牧草项目建设书》;122国家和青海省、海西州有关农牧业和农牧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产业政策、产业发展规划等。123项目区资源条件、市场前景、产业政策和有关资料。13综合评价131综合评价项目建设具有丰富土地资源,产品有市场销路,技术有保证。项目建设能推进枸杞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增加市场供给,经济效益可观,对发展都兰县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大意义。132论证结论
f项目符合当前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种植的发展要求,可操作性较强,辐射带动能力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项目技术上可行,实施和运行保障可靠,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建议立项实施。
f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背景枸杞是茄科多年生落叶灌木,是名贵的滋补良药,味道甘醇,药性平和,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柴达木枸杞颗粒大而饱满,肉质肥厚而核少,色泽艳丽而味甘,可与闻名国内外的宁夏枸杞相媲美。据有关部门检验分析,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