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应该使用关键仪器名称是▲。2写出实验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此过程中,判断铜绿没有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f3将A的溶液5~9滴滴入5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蓝色絮状沉淀,稍加热即变黑色沉淀D。写出蓝色絮状沉淀转变为D的化学方程式▲。△4已知2CaHCO3CaCO3↓H2OCO2↑,则热稳定性CaCO3CaHCO3,由此推理上述实验中铜绿、蓝色絮状沉淀、物质D三种化合物热稳定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均写化学式。5经过讨论同学们建议小彤可以用▲除去镜架上的绿色物质。7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4、Z
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滤液A废液
过量锌粉过滤1
蒸发至干
2
Z
SO4
固体B固体C
足量稀硫酸过滤4
固体A磁铁FeCuZ
3
Cu滤液B
请回答:1滤液A和滤液B含有相同的溶质,其名称是;固体B的化学式为。2写出步骤①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4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必须称量:废液的质量和。8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所涉及的常见物质,它们存在
f如右图的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弧线表示两种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C是常见气体,D是常见单质,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在常温下为液体,则C的化学式为;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则C的化学式为;3无论A在常温下为液体还是气体,B的化学式均为,D的化学式均为;4写出A→E的化学方程式:。9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某兴趣小组将样品溶解后进行如下实验:
1A溶液中溶质可能为____________只写一种;2将无色溶液与沉淀B分离的操作①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3从无色溶液得到固体物质C的操作②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4因为A溶液过量,此方案得到的固体物质C中混有新的杂质,为了既能除去杂质碳酸钠,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可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后,直接进行操作②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10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f1用化学式表示D的组成、2F→G的反应类型3写出F→E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