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负荷的低谷期,
f冬季是燃气负荷的高峰期。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在夏季的应用,在增加天然气夏季负荷的同时,也消减了城市电力峰值的负荷。冷热电联供对城市电力峰值负荷的消减体现在2方面,一方面是热电机组发电林;一方面是排烟余热制冷代替常规的满足空调负荷的电动制冷用电。这种分散在城市负荷中心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有效地缓解电力高峰对城市电力输配系统的冲击。综上所述,冷热电联供系统在夏季的运行对于平衡城市电力和燃气负荷的峰谷差是有益的。15能源供给的可靠性为了满足1个用户的热、电和冷负荷,传统的能源供应方式是:电负荷一般由城市电网承担,热负荷往往由燃气锅炉承担,冷负荷则由电网提供的电驱动制冷机提供。而对于冷热电联供系统,电负荷可以由发电机和城市电网2个来源保障,热负荷则由动力装置排烟余热和燃气调峰锅炉共同保障,热负荷则有动力装置排烟余热和燃气调峰锅炉共同保障,对于冷负荷,驱动吸收式制冷机的热量同样可由烟气余热和调峰燃气提供,驱动电制冷机的电,可由发电机和城市电网提供。可见,冷热电联供系统对用户的能源供应,无论是热、电还是冷,都有多路保障,因而相对于传统能源供应系统,更有利于提供能源供给的可靠性。对于天然气而言,其供应设备材料、设计施工等技术都很成熟,管道敷设在地下,不受气象条件、交通等影响,
f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天然气供给大多数采用中压输送,中压以上的燃气管道一般使用强度高、延伸性好的钢管和能吸收地形唯一变化的机械接口的铸铁管,地震时能承受较大的震动。因此,天然气供应系统是有保障的。2国内外分布式能源应用情况国际上,欧美各国都认为热电联产既节能又环保,从政策上大力支持。如从法律上解决分布式热电上网的问题、减免各项税收、给予相关补贴等。这些措施有力的推动了热电联产的迅速发展。美国热电联产装机容量2000年已占总装机容量的7,计划2010年占总装机容量的14,2020年占总装机容量的29。欧共体在20世纪90年代支持了45项热电联产工程,2000年热电联产发电量已占总发电量的9,计划2010年达到18。1992年,丹麦热电联产供热已占区域供热的60,热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56,计划2005年提高到66以上。在中国,到2001年底为止,6000kW及以上热电联产供热机组总容量占同容量火电装机总容量的1337;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2010年热电联产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发展目标》中提出:到2020年,全国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