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易县第三小学课间操管理制度
课间操等体育活动是小学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体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不断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特制定如下要求:一、坚持每天一次眼保健操、一次广播操制度。二、课间操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与,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坚持晴天室外操,雨天室内活动。班主任老师跟班,负责班级管理,体育老师一人整队,学生分年级检查、监督学生做操情况。每天对学生做操情况进行汇总。三、课间操具体要求:1、在走廊整队的要求:每天第二节下课后,体育委员先在教室走督促学生迅速下楼,然后前往餐厅门前集合,班主任跟随队伍管理。2、学生出操队伍行进要求:学生下楼梯时注意礼让,保持前后适当距离,不得推撞打闹,到达一楼后迅速跑步到各班指定位置(不争先恐后、不聚堆、不手拖手、不勾肩搭背、双手不插在裤袋里、保持安静)。3、学生出操时间要求:各班严格按顺序下楼梯,要快速安全有序,从教学楼到集中处,必须在六分钟之内集队完毕。4、学生队伍站立要求:到达集合地点后集合整队,做到快、静、齐,做操动作准确、优美,姿态正确规范,态度认真严肃,体育委员
f迅速组织本班同学按做操队列队形以立正的姿势站立(要求:两脚跟靠拢,两脚尖成八字,自然挺胸,上体正直,站姿端正,双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紧贴于裤缝,头要正,双目向前平视),严格听老师口令行事,保持横队、纵队整齐,不得讲话、挠头、左顾右盼。5、做操要求:精神饱满,动作整齐,规范到位,适时调整位置,保持队形。6、队伍退场要求:以各班级为单位退场,队伍纪律要求按两路队有序退场,保持两两对齐,不聚堆行进,不得推撞打闹,保持安静。四、课间操组织值周学生检查,公布检查结果,将检查结果记入班级量化考评,以此作为先进班集体、优秀班主任评选的重要依据。五、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六、学校对班主任及其他教师落实此项制度情况进行考核,学期末与教师奖惩挂钩,与教师学年度考评挂钩,与教师评优选先挂钩。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