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旋转速度,增加转动力矩。同时,也改进了计数机构,并用铝圆盘代替了铜圆盘。至此感应式电度表的制造理论已经形成。从20世纪初以后的很长一断时间内,电度表的发展方向主要放在如何缩小体积和改善工作性能上。由于高导磁材料的出现,不仅使电度表的重量大大减轻,也大大降低了它自身的功率损耗。到20世纪20年代,电度表铁芯的重量已降至15~2Kg。到了30年代出现了铬钢,铝镍合金磁铁,用它代替钨铜,使电度表的体积进一步缩小,转速也降低了,同时改善了负载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用磁桥(磁分路)来补偿过负载特性的方法。不过当时的过负载特性还停留在15~2倍的水平上。从20世纪40年代起,电度表的发展转向外界条件对电度表影响的研究上,如环境温度、电压、频率等的影响。到50年代和60年代,主要研究调整机构的合理化和提高抗雷击性能。最近20年已经解决了延长电度表使用寿命和提高过载能力的生产技术,双宝石轴承和磁力轴承的使用,使电度表的寿命达到15~20年,过载能力达到6倍以上。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
1
f电能表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发展概况
从70年代开始,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已研制出了各种形式的电子电度表。这种电度表在提高准确度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现在已生产出了005级和002级的电子式标准电度表。例如日本生产的OE4AH型,瑞士生产的TVH2型和西德生产7EC2100型电子电度表的准确度均为±005;瑞士生产的TVL31型电子电度表的准确度均为±002。从90年代开始时,随着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能消费数据的适时采集,传输与电能管理日益重要,自动化抄表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采用智能仪器、网络通讯、或无线电通讯、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技术集成的现代化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已日臻完善。我国电度表行业的发展历史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它的鼻祖当属哈尔滨电表仪器厂。哈尔滨电表仪器厂是我国“一五”期间156项基本建设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前苏联帮助设计的我国第一座新型电表仪器制造工厂,1956年5月哈尔滨电表仪器厂生产出第一只开关板电度表。从60年代开始,哈尔滨电表仪器厂在国内先后援建了兰州长新电表厂、天水长城精密电表厂、桂林电表厂、北京电表厂、上海第二电表厂、四平仪表厂等十几个仪表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对外先后援建了朝鲜、罗马尼亚的车用仪表和电气测量仪表厂。长期以来,哈尔滨电表仪器厂为行业主导厂,70年代中期又从该厂分出行业主导所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如果60~70年代是我国电度表行业的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