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输血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如果输血操作规程不当可发生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必须加强临床输血护理规范临床输血护理行为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护理工作者应加强学习以适应现代输血医学迅速发展的需求。临床输血护理管理工作对安全用血、防止输血差错事故有着重要作用。1牢固树立护理人员输血安全意识11护理人员应掌握输血的一般知识护士除要掌握有关血型输血适应证、禁忌证等知识外还应熟悉常用血液制品的性质、特点输血方法各种输血反应意外抢救措施。了解输血传播疾病、输血免疫效应和成分输血等。12严格执行输血管理制度认识安全输血的重要性正确输血能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错误的输血不仅影响疗效、安全而且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在输血管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患者病情认真执行输血护理工作制度一丝不苟地按输血护理常规工作。13加强护士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加强输血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定期组织学习提高法律意识护士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护理服务的首要前提。1、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2、血制品取回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如未及时输上,应尽快送回血库保管。3、选择理想的血管或静脉导管,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建立静脉通路。4、输血(血制品)前遵医嘱用药。1、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2、血制品取回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如未及时输上,应尽快送回血库保管。3、选择理想的血管或静脉导管,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建立静脉通路。4、输血(血制品)前遵医嘱用药。5、先慢速滴注15mi
,观察患者的反应。6、输注顺序:血小板、CIK取后立即输注,几种血制品同时输注时优先输血小板和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7、输注速度: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血小板、冷沉淀、纤维蛋白酶原复合物)应以患者能耐受的速度尽可能快地输入(60100滴分)。8、观察输血(血制品)过程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①皮肤过敏反应②寒战、发热③腰痛、血尿④四肢抽搐⑤其他9、并发症的处理流程:停止输血(血制品)→无菌封存血液制品→更换输液管→立即报告医生→根据医嘱用药、处理→按要求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通知输血科及其他相关科室10、输血完毕,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冲管。11、准确记录输血的开始时间、输完时间以及有无输血反应。12、输血后24小时内将血袋及输血反应报告单送返输血科。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