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第五章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划分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3、划分界线: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800mm1月0℃等温线;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400mm);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地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4、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A、1月0℃等温线C、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E、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G、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B、800mm等降水量线D、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F、粮食作物中水稻与小麦的分界线H、秦岭还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
第三节
黄土高原
1、位置、范围: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海拔10002000米。主要跨越了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地处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属于暖温带)2气候:温带季风区,过渡性体现:向半干旱、干旱区过渡;从农区向牧区过渡。3、地貌: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川(在流水强烈冲刷、切割作用下,黄土层先形成黄土塬,黄土塬进一步发展形成黄土墚,黄土墚再发展演变为黄土峁和黄土川。)4、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黄土的老家远在蒙古高原、中亚以及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表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形成粗细不等的颗粒,在风力的作用下将细小的尘土带来本区,经过百万年堆积,形成今天的黄土高原。5、文化: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我国农耕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黄河流域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6、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7、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因素:A、黄土质地疏松,B、地形破碎;C、夏季集中多暴雨;(2)人为因素:A、乱垦滥伐,B、修路、采矿C,过度放牧、8、综合治理:(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草)(2)工程措施:筑梯田、修堤坝(3)合理安排生产活动9、矿产资源:煤炭资源丰富,其储量、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是全国的能源基地。被称为“乌金高原”煤炭基地:山西的大同(最大)第四节1、区域概况经纬度位置地理位置海陆位置温度带干湿地区邻省地形自然环境气候河流主要城市职能名胜古迹(40°N,116°E)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东面面向渤海。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东南与天津相邻,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山地、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潮白河、温榆河、永定河,自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