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回顾2015年中国财富版图的变化,一个关键词越来越清晰地凸显出来:杠杆。大自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小至斗升小民的家庭财产,在过去的一年里,都深深地受到杠杆的影响。杠杆让一些人日进斗金,也让一些人“一夜回到解放前”。跟物理学中四两拨千斤的“杠杆”类似,经济学中的“杠杆”是指,用少量的自有资金撬动一笔大的资金用于投资或者投机,通常,自有资金承担主要的风险和收益,被撬动资金承担相对固定的收益和相对小的风险。这样,杠杆使用者的收益和风险都相应地放大。杠杆制造:牛市与股灾2015年的股市让万千股民第一次见识到杠杆的威力。“加杠杆”能最有效地解释2014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的大牛市;同样地,“减杠杆”则是2015下半年股灾的最直接原因之一。打开沪深两市融资融券图和股票行情图,你会发现股票行情图与融资融券图虽然不是百分之百地同步,但确实是亦步亦趋。股市上最初的加杠杆主要是通过融资融券,加杠杆比率不超过一比一,随着市场的不断上涨,更多的股民开始寻找更刺激的杠杆,场外配资开始大行其道。据说,有的配资杠杆可以加到10倍。也就是说,一个10的涨停板就能实现本金翻番;同样,一个10的跌停就能让本金全部消失。2015年7月最高峰时,两融的总金额大约为23万亿元,场外配资没有准确的数据,按照华泰证券的估计,大约8000亿元。减杠杆的结果是,配资的8000亿资金全部撤出,两融资金腰斩,大约撤出1万亿出头。这直接导致股票市场直线下跌。紧接着,有关方面又启动救市计划,按照高盛的估计,救市资金总额高达15万亿元。如果这个估算靠谱的话,救市资金基本可以把两融和配资撤出的资金接替过来。等于民间减杠杆,政府加杠杆。按说,两者相抵,应该不至于让市场出现近乎崩溃的场面。当然,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因为内鬼的存在,救市资金主要的功能并不是救市,而是让特定的势力大发其财。年末的时候,网上流行一个段子:土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理财,丝死于P2P。其中的理财和P2P与股市加杠杆直接相关。最高峰时,股市加杠杆动用了3万多亿的资金,这些钱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各种理财产品和P2P。融资融券的年化利率超过8,配资的利率年化据说超过20。在央行降息的大背景下,这显得尤其具有诱惑力。新兴的P2P戴着互联网的高帽子,正在发愁自己高息揽来的存款没有合适的投向呢,恰好碰到了这么个出口,自然少不了扑身而入。
f清理配资造成的一个结果是,不少P2P公司支撑不下去了,年底出现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