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位于1990年代中后期至2000年代中后期,此时全球植被变化普遍呈棕化趋势,少数绿化区域主要出现在北美和亚洲高纬度地区。第二个绿化阶段,大致位于2000年代中后期至今,全球植被变化以绿化为主,绿化区域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北部和澳大利亚东部。
12世界干旱半干旱区植被变化研究
1981年至2010年前后,全球干旱半干旱区总体上经历了非常显著的植被绿化过程,其中比较显著地区包括非洲南部、萨赫尔地区、印度西部、美国中部、澳大利亚东部等地。空间分布上,显著绿化区域通常也是最干旱地区,而显著棕化地区一般是干旱程度较低地区。1982年至2010年代,中亚地区植被呈明显绿化态势,但这种绿化趋势主要出现在1980年代,进入1990年代后绿化停滞,甚至出现了棕化现象。对于非洲萨赫尔地区的植被绿化趋势,目前争议颇多,2000年以前的研究大多认为随着农业扩张,自然植被不断退缩,生物多样性锐减,但近年来研究显示,随着该区域降水增加,植被呈明显绿化态势,但当地人并没有感知到这种生存环境的改善。
当然,也有学者对这种绿化趋势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基于卫星数据得到的植被绿化趋势并不意味着土地退化没有发生,因为少数地区植被覆盖度提升带来的植被绿度增加会掩盖同期发生的土地退化现象。另外,AVHRRNDVI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很低,它会掩盖了只有在小空间尺度上才能显现的土地退化过程,大尺度研究只能识别出区域植被变化的主要特征,而无法提供小尺度上的详细过程。
2国内研究进展
21全国尺度上植被变化研究
1982年至2010年代,中国植被变化总体呈绿化趋势,但并不连续,可分为三个阶段。1982年至1980年代晚期,此时中国植被绿度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南方地区的棕化趋势非常明显。1990年至2000年代早期,此时中国植被绿度大幅度提高,尤其是中国东南和西南地区绿化非常明显。2000年代至2010年代早期,中国植被绿度虽然仍处于增加趋势,但增幅明显减缓,此时绿化地区大多集中在中国北方(如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南方总体呈棕化趋势。也有人认为,以1990年代中期或者2000年前后为转折点,之前中国植被绿度增加非常大,之后增势有所减缓。1982年至2010年代,中国植被生长季NDVI的增加主要表现在春季和秋季,夏季植被绿化趋势并不大。空间分布上,绿化比较明显的地区包括新疆西北部、秦巴山地、黄土高原、岭南山地、横断山区、藏南及云南等地,显著棕化地区主要位于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等地。
22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植被变化研究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