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201120
谭承秀
历史系1班
浅谈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及中国政府的应对
发生在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继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对世界经济有深远影响的又一重大事件。1997年7月2日,泰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宣布,放弃了自1984年以来实行了14年的泰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这标志着亚洲金融危机正式爆发。很快,危机开始从泰国向其它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蔓延。到1998年被称为是发展奇迹的亚洲四小龙也没有逃脱这场厄运。这不仅使已经连续10年高速增长东南亚国家的经济遭受到重创,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而且世界经济环境日益恶化。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一些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金融体系、经济运行方式存在着严重缺陷。同时也为推动亚洲发展中国家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宏观管理职能提供了一个契机。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都暴露出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各国有其具体的因素,但东南亚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来说,有其共同的因素:1基本因素(1)各国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一是政府主导国家经济发展导致经济干预过度,特别是干预金融领域银行的贷款投向和项目,及向某些产业倾斜造成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优化;另一个是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不完善,监管机构对监管职能的疏忽,监管理念没有得到更好的深入和贯彻,监管的技术手段缺乏。(2)经济发展以“出口导向型”的缺陷。这种模式有利于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方法和资源加速本国经济发展,更快地融入国际市场,成为许多中小国家加速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的重要路径。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缺陷:对国际市场形成过多地依赖,挤压国内消费和内需产业发展,高速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以牺牲国内消费来支持出口为代价的。低价大量出口积累的外汇储备,只能投资于美国国债和其他国外资产。(3)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当高速增长的条件变得不够充足时,为了继续保持速度,这些国家转向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洲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国家,房地产吹起的
1
f280201120
谭承秀
历史系1班
泡沫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至于韩国,由于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过于容易,造成一旦企业状况不佳,不良资产立即膨胀的状况。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又反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