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一、工程概况二、桩基简介三、编制依据四、工程地质的底层结构五、施工前准备六、放线定位七、灰土挤密桩施工技术要求八、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顺序九、成孔、成桩技术措施十、质量验收标准十一、施工进度十二、安全要求
录
f灰土挤密桩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46万,共31栋建筑,包含两个施工段,其中第一施工段建筑面积约8887881,包括7层住宅5、7、8、11、14、15、17、18、21、22、25、26楼共12栋,建筑面积约为452303,11层住宅1、2、4、10、13、20共6栋,建筑面积约为436485;第二施工段建筑面积约5716677,包括7层住宅6、9、12、16、19、29、30、31共8栋,建筑面积2998945,11层住宅3、24、28共3栋,建筑面积约为2353526,三层以下公建23、27共2栋,建筑面积约为364206。二、桩基简介该工程地基基础设计采用三七灰土挤密桩基础,施工工艺采用冲击成孔。灰土桩桩中心距100米,桩孔直径为400mm,桩长80m梅花形布桩。桩孔填料采用三七灰土,分层回填,分层夯实,要求三七灰土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7,孔底在填料前必须夯实。夯填后,桩体直径平均不小于550mm。成桩后,桩顶标高为灰土垫层底标高,桩顶设计标高以上预留覆土层厚度不小于10M。桩孔回填后将其表层400mm厚铲除,在桩顶上设400mm厚3:7灰土垫层分层回填夯实,3:7灰土的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5,外扩范围为最外围基础边外扩不小于400mm。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三、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编制时依据甲方提供的《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f总院有限公司设计的光武镇董庄社区项目安置区灰土挤密桩桩位布置图》、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荥阳市光武镇董庄社区(一期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四、工程地质的地层结构根据2013年11月河南省有色金属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荥阳市光武镇董庄社区(一期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土层分布如下:第一层:耕作层,以粉土为主,含大量植物根系和其它混杂物;第二层:黄土状粉土,褐黄色,稍湿,中密;第三层:粉土,褐黄色,稍湿,密实;第四层: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第五层: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第六层:粉土,褐黄色,稍湿,密实;第七层: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第八层: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地基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