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最新考纲1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3大气受热过程。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5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解读1掌握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2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
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4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掌握等压线图中风向、风力大小的判断方法。5掌握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理解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掌握季风环流的成因、风向及分布;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6运用简易天气系统示意图、等压线图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7利用水循环示意图,判断水循环的类型、环节,了解水循环的意义。8掌握大洋表层洋流的分布,理解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1讲
地壳的物质组成、物质循环与地球表面形态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一地壳的物质组成1.矿物1矿物: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2基本存在形式:气态、液态和固态。金属矿:如赤铁矿、磁铁矿等,可进一步划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等3分类非金属矿:如石英、长石和云母等,以能源类矿物和宝石类矿物最为重要2.岩石
f1概念:岩石圈地壳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2分类: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二地壳的物质循环时间跨度:从35亿~36亿年前原始地壳形成至今的漫长地质历史岁月1.概念存在空间: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2.地壳物质循环示意
1循环物质的名称:①岩浆岩;②沉积岩或变质岩;③变质岩或沉积岩;④岩浆。2岩石形成过程A为冷却凝固作用;B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C为变质作用;D为重熔再生作用。二、地球表面形态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能量来源:地球内部1.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对地表形态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划分: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图中①为美洲板块,④为印度洋板块。2消亡边界:板块③与板块④、⑤的边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