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探讨
作者:刘勇来源:《艺术教育》2012年第12期
【内容摘要】文章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在高校教育中,不管是管理者、教师还是学生都未对音乐教学法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视,再加之音乐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以及课堂教学评价单一等不足,导致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较低。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对音乐教学法的重视程度以及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同时积极开展使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能够适应当今幼儿园音乐教学实际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音乐课堂教学36岁是启发学前幼儿艺术潜能的最佳时期,若能对其实施科学的音乐教育,则将为幼儿未来的艺术能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音乐教学在学前教育中显得格外重要。①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我国高校学前教学专业学生的音乐教育能力,满足幼儿园教学实际需求,积极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全面构建学生音乐教育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我们一方面需要不断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应该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进而有效提高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音乐教育教学的基本素质。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对教学法课程未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在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均未对教学法课程引起高度重视的现象。从学校角度来说,基本上只注重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教学法课程的建设,原因就在于其认为教学法课程较为简单,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因而降低了其教学的效果;教学法课程任课教师则很少去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其教学内容与幼儿园的实际需要有很大的差异,这也是导致目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无法满足幼儿园教学实际需要的重要原因;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思想上未引起高度重视,缺乏学习的动力,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如教前备课、教学活动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②(二)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性在我国很多高校的学前教育教学中,学前音乐教育教学课程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太合理的现象,使毕业生在某些方面无法达到幼儿园学前教育所需要的基本素质要求。以音乐教育教学课程而言,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通过听课和评课、观摩、试教等实践活动来将所学理论与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