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和处理,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除了在设计、施工中严格地执行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范外,还应针对渗漏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主要措施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主动的“防”,二是主动的“抗”。所谓的“防”,即通过一定的措施将部分变形释放或减少对墙体产生的附加应力;而“抗”,则是通过设计及构造措施,来抵抗由于墙体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只有这两方面综合考虑,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下文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房屋渗漏及处理方法。
(一)墙体裂缝引起的渗漏及处理方法
外墙渗漏主要表现在外墙裂缝渗水、外墙混凝土墙与砖墙交接处渗水、空调板与砖墙交接处渗水、窗台板与砖墙交接处渗水等等。渗漏原因主要为施工时墙面的施工洞、配件节点、空调洞等洞口补不密实,PC板之间板缝防水处理不到位;窗台未嵌实等等,雨水往往通过上述的施工缺陷进入墙体。预防措施:墙体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砂浆密实度、饱和度;施工中留下的孔洞应封堵严实;要注意砖墙体、砼墙板在窗台处的排水坡、滴水线细部构造应处理好;在窗台与窗框连接处,门窗框与四周墙体连接处的填嵌应密实;外墙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淋水实验,外墙面砖是产生渗漏的关键部位,在铺贴后必须用加压水检查,检查没有问题合格后才允许拆除脚手架。
(二)地下室工程渗漏及处理方法
地下室工程渗漏的主要部位有后浇带位置、连通口位置、止水螺杆位置、穿墙管洞部位和结构裂缝等。治理方法:根据设计的后浇带位置,按照设计要求的时间控制好后浇带的浇筑时间;为了防止缝的变形,应选取符合规格的止水带,安装前检查墙体无缺陷,安装后注意密封,灌注混凝土时需确保止水带不被挤压;在墙面及地面硬化时,必须保证混凝土表面干燥,同时垫铺一层与混凝土一样的水泥砂浆;在浇筑地板时,应在墙体设连接缝;浇筑完成后必须有14天以上的养护时间。
(三)厨房、卫生间工程渗漏及处理方法
厨房、卫生间渗漏主要表现在沿墙根渗漏、墙面渗漏、落水管节点渗漏、上下水管笼井积水渗漏、地面倒泛水、墙身返潮和地面渗漏等。渗漏的原因大多数因为土建与安装没有合作好或对这部分节点处理没到位。处理方法:地漏、墙体、管道、门口等处必须结合紧密防止渗漏;在厨房、卫生间、管道井等墙下做混凝土导墙,高度不小于200mm,并且在砌砖墙时,保证砂浆饱满度,在粉刷时,挤压密实;墙砖粘贴嵌缝时要求反复抽压,确保嵌缝密实;预留孔补缺混凝土时,要求分层浇筑,并且在每次浇筑后做盛水24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