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1D二聚体的形成
当机体发生凝血时,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使其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同时,纤溶系统被激活,降解交联纤维蛋白形成各种FDP碎片。由于r链的交联,便产生了包含r链相连的2个D片段,即D二聚体。
2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具有较强的抗原性。D二聚体抗原分析方法很多: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渗滤法和胶乳凝集法。以上三种方法均有不同的特点,免疫ELISA测定法精确、定量,有很高的敏感性,能较好的起到血栓性疾病的筛查作用,但由于操作要求严格且费时,不能满足急诊要求。胶乳凝集法快速简单,但只是半定量,敏感性低,不能完全起到筛查作用,而免疫渗滤法具有前二者的优点,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3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测定是诊断活动性纤溶较好的指标,对血栓形成性疾病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深静脉血栓形成、脑血管疾病、肺栓塞、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后、急性心梗等疾病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同时D二聚体检测还可用于溶栓药物的治疗监测指标。
31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D二聚体测定是诊断DIC的特异性试验之一,通过对DIC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定量、FDP和D二聚体测定,其中仅D二聚体能反映凝血酶原和纤溶酶的活性;若D二聚体的含量05mgL,对DIC高危患者具有极高的预报价值。
32深静脉血栓形成DIV的筛查深静脉血栓形成单凭临床症状不能完全确诊,必须依赖静脉造影术,但静脉造影属有创伤性检查。因此,有效的筛查试验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实践证明D二聚体检测是DIV筛查的有效手段。静脉造影确诊为DIV的病人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所以临床上怀疑为DIV时如果血浆D二聚体测定结果正常,可完全排除DIV的诊断,从而避免了做静脉造影检查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危险。
33脑血管疾病我们对80例脑血管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并作统计处理,其结果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又显著高于恢复期P001,而中风恢复时则不升高,与健康老年人对照组相同P005。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变化与年龄有关,≥75岁的高龄组患者与正常人有较大差异,而低年龄组中差别不显著。
34肝脏疾病及恶性肿瘤在肝脏疾病中,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且与肝
f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本院测定58例肝病患者,其中肝硬化和肝脏肿瘤患者明显高于急、慢性肝炎病人。在肝脏疾病患者中,D二聚体增高提示患者体内纤溶增高,可能伴有一种隐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