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张“书记管党务,主任管村务”。二是权力界限不明晰。有的党支部不尊重村委会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大权独揽,包办一切。有的村委会不尊重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拒不接受党支部的领导,我行我素,把村民自治异化为村委会“自治”。三是亲疏现象较突出。“两委”关系不协调的村,多数宗族、派性问题严重,同时,由于发展党员的“近亲繁殖”,导致这些村的党员人才少,非党人才多,党支部班子不如村委会班子强,核心地位就不会稳固。
(二)、基层民主建设不健全问题,淡化了党组织的公信力
部分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完善,农民群众难以规范有序地参与农村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有些群众民主意识不强和法制观念不强,只要民主权利,不愿意尽义务,这些都影响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顺利推进,特别是农村“一事一议”实行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往往是难议成、议不成。
(三)、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降低了党组织的战斗力
一是一些党支部处于看摊守业、消极怠业的状态。目前“守业型”的支部占有相当比例,主要特点是:干部思想不解放,甘当“太平官”,满足于“维持局面、完成任务、不出大事、没有上访”。还有“怠业型”的支部占有一定比例,主要特点是:党组织软弱无力,甚至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发展没思路,问题绕着走,工作推着干,村困民穷,人心涣散,问题积重难返。二是一些村干部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目前农村基层干部能够奋发有为、艰苦创业的能够达到三分之一以上,但是还有20左右的村干部处于不会
f干事、无心干事、不干正事的状态。三是一些农民党员处于无力争先的状态。目前,有相当比例的农村党员仅限于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双带”作用,有的甚至致富步伐缓慢,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无法发挥作用。
(四)、集体经济较薄弱的问题,弱化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集体经济发达的村,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推进的速度较快,其党组织为群众服务的能力也就更高。缺乏集体经济实力的薄弱的村,尤其是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党支部,自身运作的必要费用都经常捉襟见肘,为群众谋福利更是困难重重。从这里可以看出,薄弱的村集体经济,已经动摇了基层党组织赖以生存的经济条件,由于不能为群众提供有效服务,一些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已经大打折扣。
四、建议和对策
(一、构建以规范化、民主化为方向的农村事务管理体系,提升村级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核心力
1、建议修改滞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条文,理顺权力机制
建议对现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