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1试图示G细菌和G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异同?答:①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G细菌细胞壁具有较厚(2080
m)而致密的肽聚糖层,多达20层,占细胞壁成分的6090。它同细胞膜的外层紧密相连。有的G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磷壁酸也称胞壁质,它是甘油和核酸的酯而存在。由于磷壁酸通常带负电荷,它可在细胞表面能调节阳离子浓度,磷壁酸与细胞生长有关,细胞生长中有自溶素酶与细胞生长起作用,磷壁酸对自溶素有调节功能,阻止胞壁过度降解和壁溶。如果细胞壁的肽聚糖层被消溶,G细胞成为原生质体,细胞壁不复存在,而只存留细胞膜。除键球菌外,大多是G细菌细胞壁中含有极少蛋白质。②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G细菌细胞壁比G细菌细胞壁薄(1520
m)而结构较复杂,分外膜和肽聚糖层(23
m)。在细胞壁和细胞质膜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空间,称为壁膜间隙。G细菌细胞壁外膜的基本成分是脂多糖,它同细胞质膜相同之处也是双层类脂,但除磷脂外还含有多糖和蛋白质。2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答:革兰氏染色的机制是:微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染色法。通过结晶紫色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壁以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G细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间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反之,G细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和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G细菌呈现红色,G细菌则仍保留最初的紫色了。此法证明了,G和G主要由于起细胞壁化学成分的差异而引起了物理特性的不同而使染色反应不同,是一种积极重要的鉴别染色法,不仅可以用与鉴别真细菌也可鉴别古生菌。3什么是缺壁细菌?试列表比较4种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践意义?答:缺壁细菌是一种特殊的缺损或损细胞壁的细菌。虽然细胞壁是一切原核生物的最基本构造,但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和在实验室菌种的自发突变中都会产生少数缺细胞壁的种类,此外,在实验室中,还可用人为方法通过抑制新细胞壁的合成或对现成细胞壁进行酶解而获得人工缺壁细菌。
f缺壁细菌
自发缺壁突变:L型细菌
实验室中形状
彻底除尽:原生质体
人工方法去壁:
部分去除:球状体
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支原体
①原生质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