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增速创近七年来新高。2018年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12439万千瓦,其中风电新增2100万千瓦,太阳能新增4473万千瓦,风电和太阳能占比超过新增54。新能源风电和光伏在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渗透率不足20,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国网公司及民营商业主体积极推动电化学储能应用,如平高集团、许继集团、山东电工纷纷启动电网侧储能项目,宁德时代在福建规划1600MWh储能项目。
一、电力辅助服务基本情况
2018年,全国除西藏外31个省(区、市、地区)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补偿的发电企业共4176家,装机容量共1325亿千瓦,补偿费用共14762亿元,占上网电费总额的083。
从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总费用来看,补偿费用最高的三个区域依次为西北、东北和华北区域,西北区域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费用占上网电费总额比重最高,为317,华中区域占比最低,为023。
从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费用的结构上看,调峰补偿费用总额5234亿元,占总补偿费用的3546;调频补偿费用总额4166亿元,占比
f2822;备用补偿费用总额4286亿元,占比2903;调压补偿费用1033亿元,占比700;其他补偿费用043亿元,占比029。
从分项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费用来看,调峰、调频和备用补偿费用占总补偿费用的90以上。其中,东北、西北区域调峰补偿力度最大,西北、华北区域调频补偿力度最大,西北、南方区域备用补偿力度最大。总体来看,西北区域整体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力度最大。
f从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费用来源来看,主要来自发电机组分摊费用,合计11895亿元,占比为8058。此外,跨省区(网外)辅助服务补偿分摊费用合计083亿元,新机差额资金101亿元,考核等其他费用2504亿元,无分摊减免费用。
f从能源类型的角度来看,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费用的补偿与分摊费用对比如下。
f各区域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费用主要来源于发电机组分摊费用,在其他费用来源上略有差异。华东区域的一部分费用来自网外跨区水电分摊落地省份的电力辅助服务费用;东北区域全年没有新机并网,无新机差额款项。另外,各区域调峰、调频交易结果纳入补偿分摊统计。
二、不同区域辅助服务规则执行情况1、华北
f2、东北
f3、西北
f4、华东
f5、华中
f6、南方
ff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