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动力多样化、制造柔性化、生产世界化。
2国内外汽车工业概况
汽车工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综合性强、经济效益高的产业。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的研制、生产、销售、营运,与国民经济许多部门都息息相关,对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
汽车也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水平的标志。汽车保有量随着国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许多发达国家中,汽车已普及到千家万户,促使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汽车数量过多也造成噪声、污染、道路堵塞、事故频发、停车场短缺等社会问题。所以,汽车工业必须生产性能优异的汽车产品,以适应环境保护、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的严格限制。
f(1)国际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汽车工工业发展概况1)主要汽车生产国家有日本、美国、德国、法国、原苏联、意大利、加拿
大、英国等国。全世界汽车年产量近5000万辆,其中日、美两国的产量约占50,欧洲各国总计占30。自本世纪初至70年代的数十年期间,美国汽车工业一直遥遥领先。日本从1950年产量仅3万辆迅速跃至1970年的529万辆,继而在1980年达到1104万辆,开始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日、美、欧洲等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汽车工业的特点是:资本集中垄断,利用高科技优势,采取大批量生产方式。例如美国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垄断了美国90以上的汽车生产,西方八大汽车集团的轿车产量,占世界轿车产量将近70表01。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衰退、能源危机、政局动荡、石油价格波动、市场竞争激烈等许多因素对汽车工业影响很大。近十余年来,许多发达国家的汽车保有量和需求量已渐趋饱和,汽车工业在50、60年代迅速发展的势头已减缓,企业间竞争激化,贸易保护主义迅速蔓延。美国的汽车产量连年上、下波动,西欧汽车产量停滞不前,企业不景气和严重亏损,导致股权转让以及兼并改组。世界各大汽车公司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采取将产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的对策,寻求多样化的国际合作方式,实现跨国经营。多边合作、联合生产、合资入股、渗透兼并等方式使跨国公司日益扩大,汽车的生产经营渐趋国际化。
2)与此同时,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工业正在崛起。其中不少国家都用优惠政策吸引外资,采取和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进口全拆散零件CKD装车,逐步提高国产零件的装车比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