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代,以煤炭为原料生产化学品和通过转化生成高效洁净能源电力、燃料油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使煤化工与石油和天然气化工形成并列竞争的趋势,煤化工在各项成熟技术的支撑下,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当然,也面临以下挑战,主要是传统煤化工产品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布局分散,多数企业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影响产业健康发展。其次是低碳经济正成为新一轮国际经济的增长点和竞争焦点,其核心是建立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的发展模式。煤化工产业能耗高、资源消耗高、二氧化碳排放多,产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和节能减排的压力。此外,现代煤化工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完全成熟的科学技术和成功的工业化发展经验可以借鉴,需要探索、验证,发展前景存在不确定性。应如何确立”十二五”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刘晓彤:我以为,鉴于煤化工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现代煤化工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十二五”煤化工发展的总体把握以”稳妥推进,适度发展”为宜。对传统煤化工产业,继续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优化原料路线,节能、降耗、减排为目标,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同时,大力促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通过上大压小、产能置换等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利用技术进步逐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模式转变,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继续有序推进现代煤化工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建设,同时在具备资源、环境条件的地区,适当布局以煤气化为基础的煤化工多联产系统示范工程,如煤基甲醇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煤基多联产IGCC系统加二氧化碳捕集系统CCS等,试点能源化工环保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探索现代煤化工的发展模式。煤制油作为一种煤炭利用方式,其能量转化率及资源利用率较低,产生一吨油品需消耗约4吨煤、10吨水,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很大。因此,煤制油只能作为国家应对不时之需的战略性技术储备,不宜作为产业化发展方向。煤制天然气能量转化率较高,从目前发展情况看,在煤资源富集地区,利用褐煤、高硫煤等低质煤种,少量布点发展煤制天然气,对于缓解天然气供应紧张局势有积极意义。煤制天然气的发展要纳入国家天然气发展规划,统筹考虑。煤制烯烃在经过工业化验证后,有可能具备产业化条件,可在”十二五”后期布局适当发展。煤制烯烃和甲醇进口制烯烃总体上作为满足国内烯烃需求的补充,产业布局应与国
f家乙烯规划衔接,统筹考虑。具体来讲,应主要采取哪些政策措施?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