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大肠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检测
【摘要】目的通过对大肠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34例大肠癌及正常组织进行VEGF多克隆抗体及CD34单克隆抗体染色观察大肠癌VEGF的表达与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两者均与大肠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但与性别无关。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大肠癌组织微血管形成有关VEGF和MVD均与大肠癌的生长转移相关可作为反映大肠癌预后的指标。【关键词】大肠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肿瘤的生长与转移需要有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生成依赖于多种相关因子的诱导和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及血管构建的调控作用最为重要。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探讨大肠癌组织VEGF的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MVD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取2005年6月至2006年9月我院收治大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相同患者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标本各34例。年龄3681岁男、女比为3∶2。所有病例诊断均经病理证实,其中低分化腺癌12例,中分化腺癌7例,高分化腺癌15例;Dukes分期B期19例,C期12例,D期3例。1.2试剂和方法兔抗人VEGF多克隆抗体工作浓度为1∶150及鼠抗人CD34单克隆抗体工作浓度为1∶200购于Sa
taCruz公司。鼠SP试剂盒与兔SP试剂盒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用已知阳性切片作阳性对照,用PBS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DAB显色,苏木精复染。1.3评估方法VEGF主要均匀分布在大肠癌胞质中,呈棕黄色或棕褐色,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报告分析系统计算每个样本的VEGF平均吸光度值平均吸光度值越高说明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越高。CD34以血管内皮细胞染成棕黄色为阳性,用Olympus显微镜在200倍视野下对每例样本的CD34染色切片选取4个血管数目最多的视野计数血管数,计算平均数,作为其微血管密度MVD检测的数据。1.4统计学方法
f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方差分析及线性相关分析。2结果2.1VEGF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经SP法染色的切片在光镜下观察癌细胞胞质中呈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者为阳性细胞。VEGF蛋白在34例病例组中有显著的表达其平均吸光度0.15381±0.00988明显高于对照组0.07238±0.00515两组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色浅呈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