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有其历史局限性,它将奴隶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因为奴隶在当时只是其主人的财产,不具有任何权利。
第四单元古代伊斯兰世界第10课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知道:17世纪初,默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兰教。2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军事大帝国。3伊斯兰教随着帝国的扩张也随之广泛传播,逐步成为世界性宗教。4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第11课奥斯曼帝国知道:
1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后迁都于此,将其改名伊斯坦布尔。
216世纪后,奥斯曼人扩张势头依然强劲,疆域不断扩大,不久扩张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3奥斯曼帝国占领地中海沿岸地区和君士坦丁堡以后,控制了亚欧商路。破坏了传统的商业秩序和环境,迫使欧洲商人另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第12课封建制度知道:
1西欧封建制度大体产生于6世纪下半叶,后逐渐扩展,11世纪前后基本确立。
2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在采邑制度下,国王的实际权力有限。到了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变成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势力很大,王国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3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理解:等级君主制形成的背景、内涵、特征及其影响背景:12世纪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国王和新兴的市民阶层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与会者大多为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等级君主制随之登上了历史舞台。内涵: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
f特征:贵族和市民等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影响: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13课王权与教权知道:
1751年加洛林王朝的建立,开创了教皇干预世俗君主废立的先例;756年,丕平献土,奠定教皇国的基础,使教会掌握部分世俗权力;800年,查理加冕,使自己的统治带上“君权神授”的光环。
211世纪末,德皇亨利四世和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之间的主教授职权之争趋于白热化。1077年,亨利四世迫于国内形势,只得俯首屈服,亲赴意大利北部教皇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