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贫穷和疾病往往紧密相连,完善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保障,是防范贫困发生和防治返贫复发的关键。“健康扶贫属于是精准扶贫的一个方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在是扶贫硬骨头的主攻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要求下,我国医疗改革直面“看病难、看病贵”难题,敢啃药价高、医患矛盾等“硬骨头”。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障网已经覆盖95的城乡居民,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扩至200个城市,居民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5,走出了构建“健康中国”的关键一步。
三是注重精准教育,促进人民发展。“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习近平到河北省张家口市考察工作时指出,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确保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这些年,我国将稳步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中央财政也将继续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给予政策倾斜,让更多困难家庭孩子能够受到良好教育,拥有更多上升通道。在脱贫的过程中,就业是路径,医疗是保障,教育是根本。只有解决好贫困地区教育问题,才能激发永久性解贫困的内生动力。
二、扶贫开发战略是人民中心思维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坚持以服务人民、共享发展作为起点和重点、依靠群众的力量特别是贫困群众的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将人民的满意度作为检验脱贫成效的试金石,体现着鲜明的人民中心思维。
一是坚持以服务人民、共享发展作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起点和重点。习近平上任总书记不久,就前往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他谈道,“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这是由我们党的宗旨所内在决定的。2015年11月,他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因此,“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二是依靠群众的力量特别是贫困群众的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外部的帮扶固然重要,但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在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谈道:“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就是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