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
刘春光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f内容提要
处理工艺百年不易水质标准偏低水厂成本负荷重输水二次污染中国自来水管理落后30年
饮用开水的风险矿泉水的安全隐忧
2
f一、处理工艺百年不易
基本工艺弊端水源水质标准实际问题
3
f基本工艺
基本流程:原水一级泵房加药絮凝池沉淀或澄清池滤池消毒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主要工艺:絮凝(加聚合氯化铝)、过滤(石英砂、卵石)、消毒(加氯气或漂白粉)(俗称“老三段”)。处理效果:针对受轻度污染的II类水质,主要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杂质和细菌。
4
f弊端
对溶解性有机物去除不佳(2030)不少微量有害化合物无法去除,包括多种致癌物、可疑致癌物和致突变物不能有效灭活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引起腹泻等肠道疾病的主要寄生虫)过量余氯与溶解性有机物结合形成氯仿(三氯甲烷,trihalometha
es,简称THMs)等致癌物
5
f水源水质标准
I类,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II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III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到、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6
f实际问题
主要污染物:生物污染、无机污染、有机污染趋势:主要污染物从微生物转为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国内淡水资源97已经被污染,中国7大水系26属于V类和劣V类,9大湖泊有7个属于V类和劣V类上海一度II类水仅占01,III类水占09,其余均为不可饮用的IV类、V类和劣V类2008年对上海14个水厂水质检测,7个不达标
7
f二、水质标准偏低
我国一直执行的标准(GB574985),实际操作中只检测4项指标:浊度、余氯、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数(据报道合格率超过98)这些指标只能保证居民不发生水致传染病,但回避了有机污染问题饮用水标准,应该5年一修订,而我们整整20年不修订终于在2007年推出了新标准(GB57492006)
8
f修订中的困难
协调困难:卫生部、建设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环保部执行困难:2007年颁布的饮用水水质标准监测指标从35项提高到106项,除北京等超大城市外,其他城市没有相应的检测能力,中国3000多家水厂能执行106项检测的不超过10家能检测42个强制项目的不超过15,约50的企业根本没有检测能力一次全面检测费用约2万多元(106项),因此新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