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飞机回国。”说着把机票从包里抽出在李先生面前显了一下。中方把意方的条件理清后,意方再降5%表示仍有困难,但可以研究。谈判即结束。中方研究意方价格后认为还差15%,但能不能再压价呢明天怎么答?李先生一方面与领导汇报,与助手、项目单位商量对策,一方面派人调查明天下午2:30的航班是否有。结果该日下午2:30没有去欧洲的飞机,李先生认为意方的最后还价、机票是演戏.判定意方可能还有条件。于是在次日10点给意方去了电话,表示:“意力的努力,中方很赞赏,但双方距离仍存在,需要双方进一步努力。作为响应,中方可以在意方改善的基础上,再降5,即从30%,降到25%。”意方听到中方有改进的意见后,没有走。只是认为中方要求仍太高。
问题:
1.意方的戏做的如何?效果如何?它还有别的方式做戏吗?
2.中方破戏的戏怎么评价?
3.意方和中方在谈判的进取性上各表现如何
分析:
1.意方的戏做的不好,效果也没达到。
2.若仍以机票为道具,则应把时机改成确有回意大利航班的时间.至少有顺路航班的时间。若为表示“最后通牒”,可以把包合上,丢下一句:“等贵方的回话”。即结束谈判,效果会更好。或仍用原话.但不讲“若不接受,我就乘下午2:30的飞机回国”的话。
3.中方破戏破得较好。
4.双方谈判均有进取性。中方的心理上,做法上以及条件上更具进取性。
案例3
欧洲A公司代理B工程公司到中国与中国c公司谈判出口工程设备的交易。中方根据其报价提出了批评.建议对方考虑中国市场的竞争性和该公司第一次进入市场。认真考虑改善价格。该代理商做了一番解释后仍不降价并说其委托人的价格是如何合理。中方对其条件又做了分析,代理人又做解释,一上午下来.毫无结果。中方认为其过于傲慢固执,代理人认为中方毫无购买诚意且没有理解力.双方相互埋怨之后,谈判不欢而散。
问题:1.欧洲代理人进行的是哪类谈判?
2,构成其谈判因素有哪些?
3.谈判有否可能不散?若可能不散欧洲代理人应如何谈判
f分析:
1.欧洲代理人进行的是代理地位的谈判。
2.构成其谈判的因素有:标的工程设备;当事人欧洲A公司,欧洲B工程公司和中国c公司;背景中国市场竞争和A公司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微观经济环境
3.谈判有可能不散,至少可以避免“不欢而散”。A公司应按照代理地位淡判的要求做到:姿态超脱、态度积极。
案例四
案例4
天津某半导体工厂欲改造其生产线,需要采购设备、备件和技术。适合该厂的供应商在美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