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种对自身位置的判断,一方面使自己在地下街中的各种行为活动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在心理上可以获得安全感。地下街中方位感的获得,只能通过加强地下街空间内部各意象元素的可识别性。r
21、路径的设计r
地下街中的路径不仅限于方向上的指引和传导,而是更应具有“场所”效应,是使人滞留或导向两侧的行为设施。而且,两侧的行为设施如店铺与道路似乎没有平面上的分隔,其步行化的特性为道路的形象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地下街路径的设计,主要从如下方面进行考虑:r
A、对地下街通路进行必要的室内特色设计,使人们在思想上产生显著的特征,地下街通路两侧由其内侧界面两侧立面、顶界面天棚、底界面地面构成,对其进行具有特色化的色彩设计、照明设计、图案设计有助于增强通路的特征,增强人们空间方位感的形成。r
B、在地下街通路两边设置有特点的空间和专门用途的活动场所,增强地下街空间的可识别性,地下街最普遍的行为是购物和通行,在通道附近设置有别于购物行为的活动设施,如休息厅、娱乐厅等,这些特殊的活动场所会使一些地方具有鲜明的形象,有特点的空间与通路形成的特定关系,会使地下街通路特征鲜明。r
C、将地下街通路设计成起讫点清楚、具有连续性和明确的方向性,来加强地下街特定路径的形象,使其识别性增强,起点和终点目标因素可以是功能意义的,如休息场所,也可以是空间意义的,如下沉广场,还可以是环境意义的,如雕塑。人们习惯于把这种通路作为向导,而且人们常会把沿着通路的其他特征也连续化。这样的通路有助于人们意象中建立地下街的整体联系,给人们提供明确的方位感。,区域的设计由于地下街在空间形态上的局限性,容易使人感觉到雷同。如果我们能使地下街内部空间环境形成一定的区域秩序,使每个区域具有某种共同特征,人们在其中活动时得到与其他部分明显不同的感受,这种区域特征上的生动差异,可以使人们在心理上更好地对地下街复杂的空间环境进行识别。r
r
地下街中形成区域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r
A、利用人的活动,建立地下街区域感,现代地下街功能的复杂性会形成地下街中人们行为活动的多样性,利用不同的行为活动类型和特点可形成相对稳定的活动区域,如休息区、营业区、餐饮区,对于营业区也可按照商品种类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区域。r
B、利用“主题单元”建立地下街区域感,在地下街环境中,主题单元的建立常常依赖于人们行为活动时接触的物质部分,即实体空间构成,如地下街的空间形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