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城乡低收入者应住院而未
f住院的比例达41,应就诊而未就诊采取自我医疗的比例城市占47,农村贫困地区未就诊、未住院比例高达70。90据卫生部调查统计,医疗卫生资源有80集中在城市,其中23又集中在医院,用于农村卫生经费的比例,从1991年的20降至2000年的10,其中专项的农村卫生费只有13,农民人均卫生事业费只有12元,仅为城市居民的28。乡镇卫生院只有13正常运转,2003年每千人口医师数,农村只有068人,仅为城市的13,农村中还有10的村没有医疗点,新的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仅为95。在2004年底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负责人说,近几年卫生支出上有70的医疗费用于只占总人口30的城镇人口,在农村约有4060的人因病而死亡的比例高达6080。
1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算,通过预防保健手段,挽回一个“生命年”就可获得年收入500多美元,挽回一百万人的“生命年”,就是五亿美元。卫生部预算结果显示,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因并损伤和早亡,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3DP的82。因病和损伤所消耗的医疗费相当于CDP的64,两者合计占146。
16发达国家的经济模式是科技、经济、社会保障的铁三角,通过良好的社会保障使公民的收人减去吃饭、住房、教育、医疗后有盈余,公民的财富盈余拉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拉动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又促进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又促进就业,就业扩大又增加了公民财,富盈余,社会财富又再次拉动经济发展。因此,发达国家更重视公平,更重视公平就业的工贷、福利与社会保障。前十几年,我国由于医疗、教育、住房等支出猛增,中低收入阶层数量迅速减少导致经济疲软、经济疲软导致内需不旺,内需不旺带来工业效率不好,工业效益不好带来的是下岗失业,尽管政府在政策上给投资以极大的优惠仍然不能扭转就业率低与公民盈余下降的势头。发达国家的GDP数据提高,并且主要是由消费构成的,反观我们国家GDP主要是依靠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支撑的。而政府投资虽然在熨平经济的波动上很有效,但无法长久拉动经济。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由每一个公民手中的盈余组成的社会财富盈余所决定的,如果各政府坚定不移地把公平放在首位,只要再有三到五年时间中国公民手中的社会财富盈余将会充分拉动国内消费,促进经济繁荣,经济繁荣后政府收入增加会高,企业主产品热销会高,工人农民收入增加会高,这是一种多赢,只有多赢才是真正的赢。中国有一句很有代表性的老话“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均,人心就不稳,人心不稳则易乱。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