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影响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因素的调查研究
作者:张利来源:《山东青年》2014年第08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就业方式的转变,带给高校学生新的机遇与挑战。他们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影响着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和潜在问题的大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其中“亚健康”状态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相关问题进行现状调查十分必要。本文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新疆大学等8所大学进行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同时对其心理亚健康进行多因素分析。目的是了解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问题,找出引起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因素,为新疆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调查报告
目前全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中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率为160~254,近年来还有上升趋势。而对于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人数也在逐年增长。本研究采用(附表1)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量表,随机抽取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8所大学的10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民族、性别、同辈结构、家庭居住地、学科类型等五个维度对其进行分类并且详细分析了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程度和倾向。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7份,有效回收率9272,其中汉族大学生595名,少数民族大学生有400名,男生131名,女生860名。城市大学生448名,农村大学生546名。独生子女206名,非独生子女788名。文科生680名,理科生314名。
一、对不同民族的学生心理亚健康分析
从表1中可以分析出: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在躯体化、强迫、偏执、抑郁和总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在躯体化上,汉族同学的显著高于少数民族的学生。(其平均值为20361770)。而在强迫这一维度,汉族同学的显著低于少数民族的学生。(其平均值为1670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业人才。大学生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应该独立的思考和解决问题。一些民族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应对和支配时间,当学业出现问题时,心理负担加重,造成恶性循环。另外,由语言障碍引起的心理问题。由于民族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城市和农村语言环境有差异,其原因是民族杂居和民族集中居住相互学习语言势必有它的利与弊,并且,在少数名族聚居地大部分人倾向于用母语交流,这就对其汉语水平有了一定的限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