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一项(2分)A便索舆来奔丧.虽乘奔御风(《三峡》).何以都不闻消息.B子猷、子敬俱病笃.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弦既不调.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赵普).
C
D
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7、下列四句话,哪一项中的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2分)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B.圣人非所与熙也..C.子敬子敬,人琴俱亡.D.缚者曷为者也.
8、比较下面两句中的“掷”,说出它在不同语境下表达效果的不同之处。(2分)①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②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赵普》).9、当子敬死后,子猷先是“了不悲”,“都不哭”,后来却“恸绝良久”,这前后的表现矛盾吗?你是如何理解这种变化的?(3分)
阅读《世说新语》中的故事,翻译划线句子。(共4分)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回:“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10、幸尚宽,何为不可?11、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阅读《背影》(节选),完成12-14题。(共7分)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
2
f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谚不大漂亮,非自己插觜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12、有人认为选文划线句只是交代行踪的闲笔,可以删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