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商送货,这个过程可能要花去一两个小时。一个矛盾局面形成了:对服务要求越高的顾客,越有可能体验到不好的服务。而线上预订解决了这个问题,门店可以提前一天准备好“新鲜”的轮胎,同时保证了服务速度。电商平台开张到现在,米其林没有公布线上订单的数据。其天猫店最畅销的一款轮胎月销量是98条,而在途虎的天猫店中,米其林品牌最畅销产品的月销量超过1000条。从效果上看,米其林的这个互联网产品更像是一个客户体验的升级。它既没有野心、也没有能力在流量上超过京东和途虎,它只是要确保满足人们网购的需求。“我们不希望消费者因为无法网购轮胎而放弃米其林。”廖初航说。与时髦的O2O平台相比,米其林驰加一些更“传统”的打法可能更有实际效果。左健是米其林西区和南区零售顾问经理。他的顾问团队今年开始了一项新的工作:帮助门店制定“半径营销”方案。具体来说,驰加店被要求走出店门,主动向半径3公里内的车主推介驰加的产品。驰加总部设计了一个包含7个营销策划案的“工具箱”,
f以及一张匹配表。在表格里填入店铺成立时间、月均客流、周边小区数量、入住率、周边公司数量等信息后,到店顾问会选出适合这一门店的营销方案。在被企业级客户围绕的上海外高桥店,采用“大公司方案”:把驰加的保养维修打包成员工福利产品销售。而在居民区聚集的浦东大道店,则采用小区路演加熟客推荐奖励的方式吸引客源。这些推广方式在其他行业并不新鲜,但在轮胎零售业尚属罕见。过去,轮胎店习惯坐店等客,但在客户流失的压力下,米其林试图用最直接的方式黏住顾客。今年1月至4月,米其林驰加的到店车次同比增长了14。向扬说,今年春节之后,客流的走势趋稳了,一些熟客也开始回到店里。本质上,轮胎零售是一种社区服务。城市中,半径3公里内的车主就足够支撑一家轮胎快修店的生存。它也无法覆盖更远,超出这个范围,服务的便利性就会打折扣。事实上,在北美和欧洲,类似于驰加的店铺就和超市、药店、餐厅一样,属于社区配套的一部分。店员能叫出大多数顾客的名字。对于这种以邻里文化为特征的社区零售店来说,电商、O2O没有太多吸引力。马牌轮胎中国区总经理邓杰曾负责马牌轮胎在北美的销售,他们在推广类似于驰加O2O的业务时曾在这些“社区
f店”碰壁。“许多老牌加盟商不愿意装这些系统,他们说做生意不靠这些。”即使像谭国斌这样资深的店长,也认不出大多数顾客。驰加超过13的门店是最近两年才开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