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缓控释肥料行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发展研究
作者:作者:产经所
课题主题:缓控释肥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缓控释肥发展历史及现况;中国缓控释肥行业自主技术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状况;中国缓控释肥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关键词缓控释肥料研究对象:从定义上讲,缓控释肥是指养分所呈现的化合物和物理状态,能在设定的某一段时间内缓慢释放供植物持续吸收利用的一种化学肥料。缓控释肥料采用先进的包膜材料与包膜技术,可以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需求的不同,实现养分释放速率与作物吸收规律相吻合的一种新型化学肥料。由于缓控释肥料具有提高肥效、降低化肥使用量、减少施肥用工等等优点在解决资源过度消耗、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被称为“人类化肥工业的一次技术革命”被誉为21世纪新型环保肥料成为世界化肥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课题将就缓控释肥料发展的意义、中国缓控释肥料行业自主创新的技术成果及产业化发展状况及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还将就中国缓控释肥料产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课题概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化肥对世界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55左右。目前,中国农业中的化肥消费量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约占到农业全部生产性支出的50。近年来虽然中国的化肥生产量和施用量快速增长但由于传统化肥利用率低与施肥方法不科学等原因造成了化肥的大量浪费。据统计全国氮肥当季利用率仅为30,磷肥仅为20,钾肥也在40以下,每年损失的化肥达1100万吨自主创新产业化面临问题政策建议
f而化肥在环境方面带来的损失按可比价高达1000亿元。目前中国占世界不足10的耕地化肥消费却占到世界总量的30,单位面积施用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这不仅造成了巨大浪费也因化肥中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释放到空中或残留于土壤或进入地下水和地表水中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因此,具有延缓、控制养分释放的缓控释肥料被称为人类新型化肥的革命,成为目前化肥工业发展的方向。长期以来缓控释肥从技术研发到规模化生产与产品市场一直被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拥有。虽然中国对该技术研究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一直处于技术研发与实验室阶段产业化进程十分滞后。近年来中国的多家科研机构与生产厂家通过创新研发体制,形成了缓控释肥料行业从研发、实验、中试到产品规模化生产和市场销售等环节紧密相连的产学研联盟模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