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百度出品:会计考试神器,扫码下载!
海量免费资料,真题,模拟题,任你练!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初级职称,会计中级职称,一网打尽!官方QQ群:318549896
第十六章所得税
第一部分:历年考情分析
年份题型单选题2012多选题20132014计算题11212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确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无专门题目设计题数1分数1考点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f第二部分:内容详解
【本章新教材变化】将“资本公积”改为“其他综合收益”
【本章知识体系】
f第一节
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知识点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一)所得税会计的概念【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f(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
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税前会计利润
确定暂时性差异
加上纳税调整增加额,减去纳税调整减少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符合条件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符合条件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计算应交所得税
计算所得税费用
f知识点二、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在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差异的原因一般而言,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在税法上是认可的,因此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标准不存在差异。二者的差异均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A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产生差异;B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
【教材例161】甲公司相关业务如下:会计处理2009年1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的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3000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2010年12月31日,企业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200000元。【解析】2×10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000000300000×2(折旧)200000(减值)2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