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瓜果成熟,辛勤劳动的人们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这是人们最快乐的收获季节,所以连大诗人苏轼也喜欢这个季节,发出这样的感叹。(4)指导朗读第三、四句。(5)大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吗?5翻译句子。(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当荷花凋谢后,连遮蔽风雨的荷叶也没有了。菊花虽已残败,但还有傲霜的枝干。(2)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你应该记住,一年内最美的时候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季节。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五、课堂小结。一年中最好的景色,是橙子金黄、橘子飘香的时候,那就是秋天。苏轼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本篇虽是经典名篇,却有很多较难的字词,在识字上颇费功夫。不过,在熟识基础上,把握好描写景物与诗人所用多元化色彩,也是调动学习本文乐趣之所在。六、课后作业。1掌握本课生字生词。2背诵本诗,并预习下一首新诗。
第2课时
《山行》一、新课导入。
f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诗人苏轼写的有关秋天的古诗,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季节,你们想不想画一画秋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首描写秋天山林的古诗,它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咏秋的诗。(板书诗题、作者)二、走近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三、初读古诗。1老师先范读,然后学生自由诵读。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要读出古诗的美感和韵味来。3小组讨论并了解这首古诗的大体意思。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处的深秋的高山上,那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停车只是因为喜爱傍晚的枫林,那经过霜打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4检查古诗诵读情况。四、诗中有画。(出示图片,欣赏)1诗中画描绘了哪些景物?(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2这么美的景色,你们想不想把它画下来?(1)首先要画上一座山,这是深秋时节的山,给人一种凉意,所以诗中称它为“寒山”。(2)接着画上什么?(小路)这小路是用什么铺成的呢?(小石子)哦,原来是用小石子铺成的小路,课文中用了哪个词啊?(石径)但是这是一条怎样的石径呢?是笔直的吗?从哪看出来?(斜)(3)诗中还提到了什么?(白云、人家)这人家该画到近处还是远处,为什么?(远处,文中提到了“白云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