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作者:ZHANGJIAN
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
苹果公司避税案例研究和中国应对BEPS的紧迫性分析及策略建议
一、引言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跨国公司避税的现象和趋势愈发严重。谷歌(Google)在2011年把其当年全球利润的80%(约98亿美元)转移至百慕大群岛的空壳公司,避税超过20亿美元。2012年亚马逊把在英国实现的33亿英镑的销售利润转移至卢森堡,因而没有纳税一分钱。跨国公司肆无忌惮的避税行为,已经引起各国重视,20国集团领导人在2012年6月墨西哥首脑峰会上就跨国公司避税的问题,郑重提出防止和应对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aseErosio
a
dProfitShifti
g,下称BEPS或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国际课题,并委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
izatio
forEco
omicCooperatio
a
dDevelopme
t,下称OECD)就BEPS问题进行调研。2013年2月,OECD发布了题为“应对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报告,首次完整地阐述了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国际现状,并明确指出某些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已经造成全球商业竞争环境的严重不公平,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长期和致命的危害。资料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重要国家和发展中大国,尤其受到跨国公司避税的侵扰,同时考虑到我国企业正在“走出去”,全面、深入地参与全球化的竞争,需要认真对待BEPS问题及其挑战,积极参与国际游戏规则的重新制定,争取应有的话语权。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本文利用目前已经公开的信息,研究和分析美国苹果公司如何利用国家间税收协定与各国国内税法的漏洞以及转让定价等工具,通过复杂的投资架构安排和交易手段,把巨额利润转移到爱尔兰进行避税。透过对这个案例的研究,可以清晰地解读OECD应对BEPS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这个案例涉
113
f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及中国公司,与中国目前反避税的现实需要密切相关。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苹果案例的由来与背景
(一)苹果案例的由来2013年5月美国国会参议院举行听证会,就“海外避税”问题,对美国苹果公司的高管们进行质询,所列举的几项重要避税事实是:(1)向海外(即美国以外)转移利润:苹果2012年末拥有的1450亿美元现金或现金资产中有1020亿美元游离于美国海外,而且几乎没有缴税;(2)海外关联公司的非税收居民身份:苹果在爱尔兰的两家关键的关联公司自我否定了爱尔兰的居民纳税人身份,也不承认为美国的税收居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