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①在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②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③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那时周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到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2、了解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我国古代一直很重视农业灌溉,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同时,人们还创制和改进农业灌溉工具。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唐朝时创制了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这些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3.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1)小农经济: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单位,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延续的重要原因。(2)特征: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3)自然经济: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存在。生产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市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的一种经济形式。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4.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丝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商朝出现了织机;西周斜纹提花织物;汉通过丝绸之路,外销丝绸;唐朝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2)冶金:①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进入了繁荣时期,出现二里头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