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价值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取决于社会的现实存在,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革。进入2l世纪,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本文在此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理论等为指导,从探讨价值观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尤其对影响当前大学生价值观转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思考。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理论对价值观念体系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范畴进行了剖析;第二部分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肯定了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重点考察分析了社会转型、经济全球化、学校及家庭教育、西方社会思潮、网络媒体传播等因素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在现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思考,从而增强了研究的目的性。提出在当前形势下高校教育者应当在允许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前提下,重视加强建设主导价值观、以更包容的新体系适应时代的发展,引导及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加强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研究的意义我国一直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问题当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被放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项主要任务之首。因此,从理论上对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进行分
f析和研究,并在实践中更好地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发展完善,我国的经济格局、政治格局以及文化格局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同时,在社会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下,信息交流得到极速膨胀,世界的各种文化、思潮相互影响,人们的价值观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震荡。大学生历来是对社会变化反映最为敏感的高智力青年群体,他们接受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体会着社会变迁带来的种种,同时在经济规律作用下自身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在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方面,多元化成为一种基本态势,呈现出了一种非常复杂的景观。在信息极速传递的时代,他们虽身处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社会甚至是同一个学校,但是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观念的影响,早期文化及教育的影响以及正在接受的不同的文化概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