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将成为主流。随着行业应用的逐渐成熟,将会有大的公共平台、共性技术平台出现。无论终端生产商、网络运营商、软件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应用服务商,都需要在新的一轮竞争中寻找各自的重新定位。4趋势四:针对物联网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将是把技术与人的行为模式充分结合的结果。物联网将机器人社会的行动都互联在一起,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将是把物联网相关技术与人的行为模式充分结合的结果。中国具有领先世界的制造能力和产业基础,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国人具有逻辑理性和艺术灵活性兼具的个性行为特质,物联网领域在中国一定可以产生领先于世界的新的商业模式。四、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不足物联网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物联网的深度应用,将催生各个行业领域的创新,带来深刻的发展变革。但在ICT产业整体快速发展的时代,与技术、应用、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产业格局风云变幻的移动互联网等产业相比,物联网当前的发展则显得较为缓慢。1、产业集中度低,边界模糊,物联网发展脉络难以把握物联网产业链条长且分散。物联网每个产业环节都有众多的中小企业或者少数大企业,但缺乏能够凝聚产业形成发展合力、具有产业引领和绝对话语权的灵魂企业。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国内外均形成了一批对产业链有强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领袖企业。而在物联网领域,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找不到真正的产业“大佬”,产业集中度低且行业进入门槛低,导致市场表面繁荣但未能形成规模效益,政府和企业虽大量投入但产出不明显,物联网应用成本居高不下。
f物联网产业边界模糊。物联网是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高度集成,构建在已经存在多年的产业基础之上。物联网产业边界模糊,造成部分产业统计没有依据,统计难度大。以物联网核心产业之一的传感器为例,我国传感器产业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形成了千亿产值的规模,但真正属于物联网产值范畴的却无法准确统计。由于物联网产业难以从原有产业中剥离,造成部分产业统计水分偏大,不利于准确判断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规律。2、应用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的矛盾突出,大规模应用的临界点尚未到来现阶段,物联网的应用规模化和技术产业水平存在矛盾。一方面,在应用开展的初期,部分产品功能单一、价格昂贵,产品精度和可靠性无法满足要求,难以推动形成规模应用和产品普及。另一方面,没有规模化的应用无法带动产业化水平的真正提升,部分技术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层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