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研究摘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不仅是学校衡量本科学生能否正常毕业的必要条件,更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质量的最佳切入点。本文重点从毕业设计的立题、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到成绩评定六个方面,详细阐述面对当今全新教育局势下的毕业设计工作质量监控体系的一种运行模式。关键词:毕业设计;质量监控;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9102国家教育部于2004年4月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文件中着重强调要努力改善毕业设计(工作)的基本条件1。2005年1月,教育部强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转移,要求切实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2,不得降低要求,要严格管理、确保质量。文件精神充分说明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和初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保证高校学士学位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3。如何保证切实有效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本文从六个方面给予阐述。一、教师立题
f恰当的立题是做好毕业论文的重要前提。毕业设计题目应尽量从生产、科研和教学的实际问题中选定,其难度和工作量应适合学生自身知识、能力和相应的实验条件。所立题目不得与近三年内题目重复。题目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为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给予学生全面指导,原则上每名教师所指导学生人数不得多于8人。同时,教师所提交的立题需要经过教学团队主任评阅、基层负责人审核及教学副院长签字三方面都通过才能成为有效题目。教师提交的立题在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被退审,根据问题的严重性采取修改后重审或拒绝再次提交。这一环节加大力度,能有效杜绝重复性题目,并能严格把握论文题目与内容的谐调与统一,严格要求设计目标明确、实验方法手段具体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选题由于立题阶段已经做到有效立题数量是学生人数的15倍左右,且题目类型多样化,所以学生具有非常广泛的选题空间。为进一步提高选题效率及选题的公平性与透明性,可以采用学生网络选题的方法进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