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陈式太极拳入门十二说要
———冯志强
陈氏太极拳入门说要之一:心神虚静贯始终“练拳须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这是前辈太极拳家对太极阴阳哲理,以及太极拳理的高度总结和深刻概括,对怎样练好太极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太极拳入门的途经找到了,就要开始考虑如何开启和步入太极殿堂的大门。一方面要有太极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需要在明师的指点下,才能掌握正确的练习要领和方法。这里推荐给拳友的是冯志强老师1992年的著作陈式太极拳入门说要里的十二个章节,共有:(一)心神虚静贯始终;(二)中正不偏一气存;(三)以意行气心为主;(四)松沉入手求柔顺;(五)内外合一上下随;(六)虚实转换全在腰;(七)一松一紧济刚柔;(八)浑身俱是缠丝圈;(九)胸腹折叠运开合;(十)拿住丹田练内功;(十一)静心慢练是活桩;(十二)会练会养能成功。过去本站曾转贴其中个别章节,广受网友欢迎。此次完整地提供给大家。为便与学习和探讨,分为十二个主题发表。这里面有冯老反复搜索、回顾自己几十年间行功练拳的切身体会,据说有些例题是“以往秘不外传的窍要和成功经验之谈”。如果拳友们能读有所得,读有所悟。就达到学习拳论的初衷。太极拳是静中求动、动中求静、动静相兼的运动,以虚静为本体,亦以虚静为极致。无论是先求无极的静中生动,还是行拳走架的动中求静;不论是养生保健的静养灵根,抑或是推手较技的动静相因,都离不开“虚静”二字,都是以“虚静”贯穿始终的,即始于静而又归于静。可以这样说,虚静的程度反映了习练者太极功夫的程度,太极拳功夫的提高取决于虚静功夫的深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虚静功夫就是太极拳功夫,虚则无所不容,静则无所不应。正如拳经所云:“太和元气到静时,不静不见动之奇。”虚静,首先是心能虚静。心为一身之主宰,心能静则全体皆静,心能虚则周身皆虚,五官百骸皆从心也。身心虚静则神能安宁,神即心中之神。神宁心静则念有所止,气有所归,一念无思,一物无有,周身内外一片空灵,中气存于中,虚灵含于内,静待其动。静待其动有三层意思:一是在静站无极桩时或行拳之前的无极式中的静待“机”动,即先天之机的发动,气动则太极生,此时开始练拳为最妙。二是在行拳时,一势既完时静待下一势的“势”动,即动而复静,静中有预动之势,内气若能运到十分充足则下势之机自然跃跃欲动,势有回环而一气流通;此处尤须注意,不可半途折返。三是在推手较技时的静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