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试题1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C。(10分)P155
A、相互性原则B、平等性原则C、强化原则D、交换性原则
2、刻板印象具有D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10分)P120
A、消极B、破坏性C、概括定型D、社会适应
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D的哲学争辩。(10分)P92
A、社会分层B、本能和教育C、遗传和环境D、人性
4、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B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10分)P119
A、印象形成B、第一印象C、信息加工D、印象管
5、霍兰德EPHolla
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B等三个阶段。(10分)P91
A、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C、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D、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6、社会行为是人对B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10分)P90
A、周围环境B、社会因素C、现实生活D、即时情境
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A理论。(10分)P123
A、控制点B、稳定性C、可控性D、内外因
8、在斯坦伯格RSter
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C。(10分)P170
A、迷恋爱B、愚蠢爱C、浪漫爱D、空洞爱
9、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C的机制。(10分)P108
A、终身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再社会化D、早期社会化
10、受A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10分)P118
A、图式B、自我意识C、遗忘曲线D、印象
1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B。(10分)P155
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
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
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
12、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C。(10分)P142
A、个体B、环境C、他人D、另一对象
13、B是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10分)P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刻板印象D、光环效应
14、B被学术界认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10分)P96
A、FH奥尔波特B、勒温C、麦独孤D、特里普力特
15、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态度的C模型。(10分)P137
A、POXB、TIROC、ABCD、BfP,E
16、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A。(10分)P144
A、诱因的强B、趋向动机C、达到平衡状态D、回避动机
17、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