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Y来表示国民收入,即国内生产总值。从支出角度,把企业库存的变动看作存货投资,国内生产总值(Y)等于消费(C)加投资(I),即:Y=CI从收入的角度,把利润看作是最终产品卖价超过工资、利息和租金的余额,国内生产总值
1
fY等于总收入。总收入一部分用作消费C,另一部分当作储蓄S,即Y=CS由于CI=Y=CS,就得到CI=CSIS这就是两部门经济储蓄-投资恒等式。注入量漏出量(2)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三部门经济的主体构成:企业、家庭和政府政府的经济活动是:一方面有政府收入(主要是向企业和居民征税);另一方面有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和转移支付)。税收(T0)政府购买支出(G)转移支付(Tr)净税收(T):TT0Tr支出角度:YCIG收入角度:YCST(3)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四部门经济的主体构成:企业、家庭、政府和对外经济关系。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最基本形式是对外贸易:进口(M)和出口(X)净出口=出口(X)-进口(M)支出角度:YCIGXM收入角度:YCSTK
第三讲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凯恩斯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消费函数分析法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两部门)ycicaβyIi(自发投资)解联立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为:只要知道了消费函数和投资量,就可得出均衡的国民收入。(二)储蓄函数分析法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两部门)is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syca1βy解方程组得:均衡的国民收入【2.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及变动三部门经济主体:居民、企业和政府。从总支出角度看,国民收入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即:Ycig从总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则包括消费、储蓄和净纳税额(总税收-政府转移支付)Ycst因此,加入政府部门后的均衡收入应是计划的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之总和,同计划的消费、储蓄和净税收之总和相等的收入,即:cigcst削去两边的c得:igst--此式即是三部门经济中宏观均衡的条件。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定量税即税收量不随收入而变动,用t来表示;另一种是比例所得税即随着收入量增加而增加的税收量用ty来表示。为简便起见,凯恩斯只讨论定量税的情况。【3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及其几者之间的关系】消费函数: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