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高考:专家谈高考:平常心对待家长可帮助孩子减压
面临即将参加高考的压力,考前紧张、自我怀疑成了不少同学的通病。还有两个月的备战时间,如何高效学习提高成绩,减轻压力轻松备考等问题,成为不少高三学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话题。3月28日,记者采访日照一中高三老师庄波和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舒教授了解到,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应用平常心来对待高考,学生考前复习应加强基础题和规范化训练,学生家长则可通过了解考试动态帮助孩子减压。心态把握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成果28日,记者采访日照一中、实验高中等多位高三学生发现,在面对高考时,大部分学生的心态并不稳定,掺杂着焦躁和不安,对6月份高考的到来是又期盼又害怕,许多学生面临“知识如何复习”和“心态如何把握”两大困惑。“不太敢想6月份的事情,现在心里很矛盾,希望高考赶紧来到,一切都解脱了,同时也害怕高考的结束,怕面对落榜的现实。”日照一中高三学生赵越在班级名次居中,他说,越是这个情况心里越没谱,患得患失心态特别严重,每天都得有半个小时用来纠结。“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成果,一定要用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庄波老师说,他目前在日照一中担任高三年级两个班级的班主任,他在面对学生心态的调整时,会采用疏导法,不要刻意渲染高考氛围,而是让学生站在自己人生的高度去看待高考。“人的一生有很多经历,学习、工作、家庭等,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庄老师说,有些学生会把高考唯一化、焦点化,其实如果学生们毕业十年后再聚首,谈论的话题可能不是高考,而是工作和家庭,当年高考备战时的心情和状态成了聊天的一个回忆,所以学生们一定要用平常心来对待高考,把它当做漫长人生中的小成果,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减轻思想、抛开包袱后,更有利于高考发挥。复习技巧加强基础题和规范化训练“面对一大堆复习题,无从下手,觉得自己功课落下太多了。”日照三中高三学生韩亚楠说,其实到了高三,大部分学生都意识到再也不能玩了,需要好好学习,但是面对这么多复习知识,往往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做了好多题,可是又觉得好多题不会”。“一般到了临考60几天的时候,同学们会出现两种明显的学习状态,疯狂型和放弃型。”韩亚楠说,同学们在面对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和考试压力时,容易表现出两种极端的学习状态,要么每天学习到深更半夜、要么自暴自弃干脆不学了,许多同学不知道该如何复习。庄波老师告诉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