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貘的生存现状及保护保育1简介
中文正名:马来貘英文名:Malaya
Tapir拉丁文学名:Tapirusi
dicus别名:亚洲貘、印度貘生物分类:哺乳纲(Mammalia)、奇蹄目(Perissodactrla)、貘科(Tapiridae)、貘属(Tapirus)马来貘是貘类中最大的一种体长为140250厘米,肩高73120厘米,尾长510厘米,体重180300千克。长相十分奇特而有趣,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有人说它耳朵像马,后腿像犀牛,身躯像猪,鼻子似象。身体滚圆而肥壮,皮肤很厚,头部比猪大得多,脖子粗壮,鼻吻部延长、突出呈圆筒形,柔软而下垂,虽然比不上象鼻,但比猪的鼻吻部要长大得多,并且能够自由伸缩。眼睛很小,位于头侧,看去没有一点神采,仿佛总是要昏昏欲睡醒的样子。耳朵大而竖立,呈长圆形,中间还长着一撮鬃毛,但不太活动。四肢粗壮,前肢具4趾,其中的一趾显著地大于其他各趾,后肢具3趾。雌兽有一对乳头,位于鼠鼷部。尾巴极短。全身由黑白两色、整齐洁净的短毛组成,头部和身体的前部、腹部、四肢和尾巴均为黑色,身体的中、后部为灰白色,形成强烈的对比色,可以在丛林中起到迷彩的作用,特别是在月夜的阴影之下。偶而也能见到通体均为黑色的变种。马来貘不喜欢强光的刺激,只能夜间出来活动,白天则躲在阴暗的地方休息。视觉较差,但听觉和嗅觉十分灵敏。在野外主要靠嗅觉觅食,以多汁植物的嫩枝、树叶、野果,特别是水生植物为主要食物,能巧妙地运用它的长鼻子来卷摘食物,每天要吃9千克左右食物。牙齿非常坚硬,能够咬断粗硬的树枝,臼齿的咀嚼面很宽,就像磨盘一样,很适合于磨碎食物,即使纤维粗硬的枝叶,也能磨得粉碎。马来貘没有坚硬的犄角、尖锐的脚爪、锋利的牙齿等进攻和自卫的武器,是一种非常胆小、羞怯而和善的动物。为了生存,天生具有非凡的游泳和潜水本领,姿态非常优美,也可以在浅水处长久地行走,如履平地。每当遇到天敌追踪,它就低头奔跑,除了利用适于在树丛中穿行的体形,拼命钻进林中把天敌甩掉外,还常常迅速潜逃到水中躲避,使那些不会水或者水性不熟的猛兽徒呼奈何。实在无路可逃时,它也只好挺身应战,吓唬对手,拼命冲撞过去,撞倒对方,然后用嘴咬或用脚踩。它还喜欢在泥潭里打滚,这是因为它的尾巴较短,不能防止和驱除蚊蝇的螫咬,所以才将身体表面涂上泥巴形成的保护层。
2生存现状
马来貘分布于亚洲的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泰国南部和缅甸南部的丹那沙林等地。生活于海拔24004500米的热带丛林、沼泽地带。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