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晒布站深基坑开挖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1、总体概况晒布站设计起点里程:DK88895,车站终点里程:DK90698,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DK8966,全长1803m,标准段线间距:15m,标准段宽213m,结构高度134m,岛式站台宽度12m,顶板埋深3158~3378m,车站采用地下两层两跨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主体围护结构采用1000mm的矩形人工挖孔桩,挖孔桩为凹凸咬合结构。车站共设有6个出入口,3组风亭。车站主体建筑面积8090m2,附属建筑面积22475m2,车站总建筑面积103375m2。2、地面交通建筑晒布站位于晒布路与东门中路交叉口东侧沿东门中路呈东北布置,南侧为东门商业步行街,北侧为深圳儿童公园、新世界大厦、翠园、螺岭居住区。西接老街站,东接翠竹站。车站右侧3m是东门中路,为双向两车道,平时道路交通比较繁忙,动载较大。同时在车站施工时给海雅百货预留行车通道。3、深基坑设计概况基坑围护结构为矩形人工挖孔咬合桩,同时结合钢支撑进行支护。人工挖孔桩开挖时作为的支护结构,在车站使用阶段作为车站的侧墙。基坑竖向设四道钢支撑,其中第一、四道为t12mm的钢管,第二、三道支撑为t16mm的钢管。基坑标准段开挖宽度为193m开挖深度177m。车站全长1803m,主体基坑挖土总量约64000m3。
二、工程水文地质情况及现场环境
1、地质物理试验指标晒布站位于冲洪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地面高程约55m。位于华南褶皱系的紫金惠阳凹褶断束中,是在加里东褶皱基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晚古生代凹陷,后被中、新生代构造叠加、改造,形成以北东向断裂为主,北西及东西向断裂次之,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入侵及燕山期花岗岩大面积侵入的格局。其土层物理指标如下:11人工填土(Q4ml)主要为素填土,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ρ192gcm3,
1
fw234,e073,IL025,a0102041MPa1,Es0102437MPa,天然快剪标准值c145kPa,φ142°。该层连续分布于车站地表,厚09~48m,表层为05~10m厚砼路面。
31淤泥质土、粘土(Q4alpl),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ρ181gcm3,w271,e090,IL052,a0102046MPa1,Es0102409MPa,天然快剪标准值c103kPa,φ142°。该层埋深12~32m,厚06~28m,透镜体状分布于11层下。
32粉砂、细砂(Q4alpl),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ρ204gcm3,0005mm的粘粒含量平均值为104。该层埋深09~43m,厚06~45m,层状分布于11层或31层之下,局部尖灭。
33中砂、粗砂(Q4alpl),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ρ179gcm3,0005mm的粘粒含量平均值为76。该层埋深40~64m,厚08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