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的垂球线,使ac和b′c之值尽量小一些。连接测量时,在连接点C和C′点处用测回法测量角度γ、γ′、Φ、Φ′。当CD边小于20m时,在C点进行水平角观测时应采用J2级经纬仪或全站仪,其仪器必须对中三次,0每次对中应将照准部或基座位置变换120。角度观测的中误差地面为±5″,地下为±7″。同时丈量井上下连接三角形的六个边长a、b、c、a′、b′、c′。量边应用检验过的钢尺并施加比长时的拉力,并测记温度。在垂线稳定情况下,应用钢尺的不同起点丈量6次读数估读到01mm。同一边各次观测值的互差不得大于2mm,取平均值作为丈量的结果。在垂球摆动情况下,应将钢尺沿所量三角形的各边方向固定,用摆动观测的方法至少连续读取六个读数,确定钢丝在钢尺上的稳定位置,以求得边长。每边均须用上述方法丈量两次,互差不得大于3mm,取其平均值作为丈量结果。井上、下量得两垂球线距离的互差,一般应不超过2mm。内业计算时,首先应对全部记录进行检查。然后按下式解算连接三角形各未知要素。
asi
γcbsi
βsi
γcsi
α
连接三角形三内角和αβγ1800,若尚有微小的残差时,则可将其平均分配给α和β。计算时应对两垂球线间距进行检查。设C丈为两垂线间距离的实际丈量值,C计为其计算值,则:
2c计a2b22abcosγ
dc丈c计
地面连接三角形中d<2mm、地下连接三角形中d<4mm,可在丈量的边长中分别加人下列改正数,以消除其差值。
dddvavbvc333
4
f然后按D→C→A→B→C′→D′顺序,按一般导线计算方法计算各点的坐标。(2)长钢尺法导入高程如图2所示,将经过检定的钢尺挂上重锤(其重量应等于钢尺检定时的拉力),自由悬垂在井中。分别在地面与井下安置水准仪,首先在A、B点水准尺上读取读数a、b。然后在钢尺上读取读数m、
(注意,为防止钢丝上下弹动产生读数误差,地面与地下应同时在钢尺上读数)。同时应测定地面、地下的温度t上和t下。由此可求得B点高程:
HBHAm
ba∑l
式中∑Δl为钢尺改正数总和包括尺长改正、温度改正、自重伸长改正。其中钢尺温度改正计算时,应采用井上下实测温度的平均值。钢尺自重伸长改正计算公式为:
l
lll′10E2
γ
式中lm
;l′钢尺悬挂点至重锤端点间长度,即自由悬挂部分的长度;3;γ钢尺的比重(γ=78g/cm)62;图2E钢尺的弹性模量(一般取为2×10kg/m)当钢尺悬挂重量与钢尺检定时的拉力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