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或坑道)中线及其衬砌的位置,从而指示隧道(或坑道)的掘进方向。与地面导线测量相比,地下工程中的地下导线测量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受坑道的限制,其形状通常形成延伸状。地下导线不能一次布设完成,而是随着坑道的开挖而逐渐向前延伸。(2)、导线点有时设于坑道顶板,需采用点下对中。(3)、随着坑道的开挖,先敷设边长较短、精度较低的施工导线,指示坑道的掘进。而后敷设高等级导线对低等级导线进行检查校正。(4)、地下工作环境较差,对导线测量干扰较大。地下导线的起始点通常位于平峒口、斜井口以及竖井的井底车场,而这些点的坐标是由
2
f地面控制测量或联系测量测定的。地下导线等级的确定,取决于地下工程的类型、范围及精度要求等,对此各部门均有不同的规定。如《煤矿测量规程》规定,井下平面控制测量分为基本控制和采区控制两类。而基本控制导线按照测角精度分为±7″和±15″,采区控制导线按照测角精度分为±15″和±30″。本次导线测量按基本控制的±15″级导线精度要求进行。使用J6级经纬仪或5″全站仪按两测回测角,限差见表2:表2经纬仪导线水平角的观测限差仪器级别DJ2DJ6同一测回中半测回互差20″40″两测回间互差12″30″两次对中测回间互差30″60″
井下测角一般用测回法,测量角度β∠ACB时,在仪器站C点整平对中经纬仪,在后视点A和前视点B悬挂垂球线作为觇标,并用矿灯蒙上白纸照明垂球线。瞄准时,应先用望远镜筒外的准星大致照准觇标处的灯光,再调焦对光,并用矿灯照明十字丝和读数窗,才能精确瞄准和读数。井下多采用悬空丈量边长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在前、后视所挂垂球线上用大头针或小钉作出标志,作为测量倾角时经纬仪望远镜十字丝水平中丝瞄准的目标和钢尺量边时的端点。丈量边长时,钢尺一端刻划的对准经纬仪的镜上中心或横轴中心,另一端用拉力计施加在钢尺比长时的标准拉力P0,并对准垂球线上的大头针处的钢尺读数,要估读到毫米。每尺段以不同起点读数三次,三次所测得长度互差不得大于3mm。导线边长必须往、返丈量,丈量结果加入各种改正数之后的水平边长互差不得大于边长的16000。在测设地下导线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地下导线应尽量沿线路中线(或边线)布设,边长要接近等边,尽量避免长短边相接。导线点应尽量布设在施工干扰小、通视良好且稳固的安全地段,两点间视线与坑道帮的距离应大于02m。对于大断面的长隧道,可布设成多边形闭合导线或主副导线环。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