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阶段包括元、明、清
会后期公元1911年
元
公元1279年是由蒙族元大都基本符合
公元1368年统治,是《周礼考工记》中
中国由少所述的“王城之
数民族建制”,布局上基本符
立的列入合“方九里,旁三
正统的第门,面朝后市,左
一个统一祖右社”的规矩
的大帝国木构趋于简化,用
料及加工都较粗
放。
元代宫殿喜用工字
形殿。
建筑技术
元大都规划周密,街道平直,市政工程完备,郭守敬引西山和昌平水源解决漕运主要表现为斗拱缩小,柱与梁直联,澈上明造,减柱造仍在使用
代表建筑或遗址
最突出的建筑成就就是新建一座都城大都城,多用工字殿,此乃继承宋代传统,多使用多彩琉璃、高级木料紫檀、金色红色装饰、壁上挂丝毛制品的帐幕等。
元代建筑的代表作:山西洪洞县广胜寺下寺正殿。山西芮城道观寺永乐宫元初建筑,内中壁画著称;永乐宫原址山西永济,因修三门峡而移建芮城,是我国文物保护迁建古建筑较成功的一例
代表人物
规划设计为刘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迭耳
河南登封郭守敬建观星台,是中国最早的一座天文台
备注
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与之相应的戏台建筑较多,至今在山西临汾等处仍有元代戏台留存永乐宫建于1264年。清净寺公元1341~1370
5
f序号朝代二明
三清
年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历史特点曾在南京、临濠(凤阳)、北京先后三次建都和宫殿
公元
1644年公元
1911年
定都北京,没有沿用过去每改朝换代均要焚毁前宫室以煞王气的传统,继续使用明代的紫禁城,在使用中加以完善。清代为满族统治
建筑特点
建筑技术
代表建筑或遗址
在用砖砌元大都的土城时,去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址上建设北京
掉北边不发达的五里,向南扩展城。
一里。
。
北京有一条长75Km的中轴线,紫禁城宫殿规划设计严整,造型壮通过紫禁城,最重要的建筑都位丽,功能完备,是院落式建筑的最
于这条中轴线上。
高典范
砌砖技术的大发展,出现了完全最著名的一处无梁殿是南京灵谷寺
不用木料,以砖拱券为结构的无的无量殿
梁殿
其塔身遍饰佛像、力士飞天等纹南京报恩寺塔,列为当时世界七大
饰的彩色琉璃砖,绚丽壮观建筑奇迹之一,毁于太平天国
山西大同的九龙壁和山西洪洞广胜
寺上寺飞虹塔也是明代的琉璃建筑
明代中国佛塔又增加了一种类在北京大真觉寺仿印度佛陀伽耶大
型
塔建造的一座金刚宝座式塔
清代为团结蒙、藏民族,在西藏、清代在建筑上的最突出成就表现在
青海、甘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