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钢110kV松山变电站验收文档
第一部分
验收对象验收模块验收人员10kV电缆线路设备型号
现场验收变电一次10kV以上电缆线路
文档编号运行编号验收时间493
序号1
验收过程中的危险点触电、误触碰带电设备
控制措施核对线路图纸确认设备名称,不触碰电气设备,并保持安全距离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正确使用沟井盖板开启工具验收记录
备注
2
沟井盖板夹伤
序号一二三31323334353637四41424344
验收项目及标准电缆安装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电缆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缆管、支架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电缆管内壁应光滑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无明显扭曲支架应焊接牢固,无显著变形电缆支架全长应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电缆沟、管道电缆与管道、道路、构筑物等相互间容许最小距离应满足要求电缆沟(管)的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都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盖板采用预制(按设计要求分别承受力10至20吨)盖板表面要光滑整齐,配有“电力”标志
1
备注
f序号4546474849五515253545556575859510六
验收项目及标准电缆沟沟壁、盖板及其材质构成,应满足可能承受荷载和适应环境耐久的要求。可开启的沟盖板的单块重量不宜超过50kg电缆沟(管)要做到防火、防渗水电缆沟(管)排水设施应完好电缆沟(管)通道应畅通电缆敷设电缆型号、电压、规格应符合设计。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隧道、电缆井和人井的防水层。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水平敷设800mm,垂直1500mm。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为多芯:15D,单芯:20D(D为电缆外径)。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并加以固定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拐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竖井的两端及每隔50m、人井内等地方,电缆上应装设标志牌。电缆路径标志应与实际相符,路径标志应清晰、牢固、间距适当。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电缆应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或加装保护罩电缆终端头和接头电力电缆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以下规定值电缆截
验收记录
备注
61
面120mm及以下,接地截面16mm;r